《拾遗》

聊聊微博里没说到的一些读后感。

 

 

《潮骚》很纯很正。我看的第一本三岛由纪夫,算他个人比较另类的风格。整本书读下来,印象最深的是大雨滂沱里男女主人公在一个木头屋子里隔着火脱内衣,真是精彩,三岛的灵气就跟火星子似的往外蹦往外溅。够纯,够正。

跟《边城》比较阅读更有趣,何谓纲常,何谓天道,陆地上生长出来的人人相斗,临海被海浪淘出来的天然敬畏,历史的交叉相错,还有更多更多,都在其中了。

 

《芳华》很惊喜。其实严歌苓和冯小刚这两个人对于那段时光,他们的态度几乎是完全相反相矛盾的,没看原著直接看电影只觉得稍稍缺了点什么,看了原著,再想电影,才知道那并不是缺了点什么,而是他们两个从相反的方向而来,在这个电影里正面冲突、迂回、围剿。

触摸,几乎可以算是真正贯穿的意义。谁和谁?隔着什么?没隔什么吗?为什么会没隔什么?现在我们还隔着呢吗?许多问题,电影没有交代清楚。

 

《金阁寺》才真的是三岛由纪夫。《潮骚》是个梦,《金阁寺》才是真实。南泉斩猫贯彻始终,读感就很《悉达多》,但某种意义上又相反,只能说《金阁寺》很大和,非常大和,起码大和得非常接近我们心里的那个大和。

其实我之前很排斥这种倾向,感觉太极端。可是越极端,才越真实,因为越极端,才越接近人性。

 

《大教堂》很开阔视野。想来严歌苓算是很正常而规矩的作家,即符合我之前对小说的期望,发现问题、包装问题、讲述问题、剖开问题。

卡佛就不太一样,他把问题放到你面前,在你面前一刀一刀给它削皮,削出无数个棱角,你光看着都觉得疼,跟他说你别削了你停下吧,卡佛不理你,继续削,削得跟个刺猬一样了,这时候卡佛把这玩意儿往你怀里一扔,他转身走了。

 

《纸上民国》真敢说。也就是仗着标题比较空俗正义能过审,你一翻开就知道里面别有洞天,真是什么都敢说。民国啊,无数向往,无数美化,无数符号,但真落到历史里,全沾着血和悔恨。写韦老太韦君宜那两篇写得真好,一个时代的爱和泪都在其中了。

 

《要焚毁萨德吗》我全程跪着看的。这本书给我的震撼真的太大了,有惊异没有勇气,有敬意没有野心。够了,这本就够了,前无古人,后怕是也无需来者。李银河还是和波伏瓦差了段位。可以说是非常嫉妒萨特了。

 

《潜水钟与蝴蝶》名副其实。《ELLE》前总编让·多米尼克·鲍比脑中风后,除左眼皮肌肉外全身瘫痪。他不能活动身体,不能说话,不能自主呼吸,只有一只眼晴可以活动。于是他通过字母表,让助手把一个个字母念出来给他听,眨眼一次代表“是”,眨眼两次代表“否”。作者用眼睛来选择字母牌上的字母,形成单词、句子,以及一整页的文字,最后就这样“写”出了一本书。意义大于内容,意义就是内容。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这本其实挺逗的,就,一个意大利朋友和一个德国朋友都跟我强烈推荐这本,说是他们最喜欢的书。然后我就看了。看得很纠结。因为我是一个悲观主义又特别冷血客观的人,这本书在我眼里几乎就是叙事版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了,说得再露骨难听一点儿,简直就是大型人生鸡汤洗脑现场无空隙loop。当然,我知道这是合理的、可被接受的,说学术点儿,这是非常好的narrative psychology growth mindset的分析案例。我意大利朋友说这是他看待人生的方式。我觉得很巧,这里面大概折射出了一种中西文化差异,(不过也可能仅仅是因为跟我聊得更深的是意大利人……Latin people after all= =(这个梗看我之前写跟意大利朋友聊天的那篇文))就,如何让自己过得快乐一点。地理上、历史上、文化上的差异让我们有了不同的价值观,去追逐所谓天命或者不,而在价值观之上,还有一种看待无常、无意义的方式选择。其实我觉得很难判定谁想得更透彻,这是一个迂回的环戒,我们都被困在其中。

然后就要说到“被困其中”对我而言更深层次的意义了,看完这本我发现我跟两年前看完《遇见未知的自己》那时的自己几乎没差,哪怕中间隔了两年,发生了很多事儿,看了很多书,甚至还学习了心理学,但是,竟然没差。

一个这两年一直跟我交流读书问题朋友对此评价:这就很“你”啊。

他是那种看什么书都觉得很有趣,什么观点都有趣,坚信“凡物皆有可观”的人,然后每次我跟他diss一本他觉得还挺好的书,他都会觉得有趣。我跟他说我觉得《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简直就是大型人生鸡汤洗脑现场无空隙loop,他说你有毒吧。但他竟然觉得我这样非常ok,他觉得像我这么读书其实也挺好的。但我的问题是,有些时候读了跟没读一样,我太下意识地在读的时候就字里行间寻找可被攻击的点,再加上我翻开这本书之前就对此先验的倾向,我几乎不能接受与我相反的观点。为了纠正我关于二战的看法,我站在与我相反的立场看了几乎所有与之相关的电影和杂七杂八各种书,挖出来刨出来亮出来杀之来戮之来,批判地自己跟自己掐架,可直到今天我还是不能说,我是客观的。我是一个太过固执的人,读书能增加的只是我对他人苦难的想象力,我在书中认不得别人,只能认清我自己。这该是个是很丧的事儿,意大利朋友觉得我这样特逗,就,摆明了故意不让自己活得舒坦。但我知道我没有选择。没办法,这就非常“我”啊。

至于未来到底该怎么走。牧羊少年去追寻天命,包括那个行走的growth mindset教科书的意大利朋友,我觉得本质上都是一个seeking positive reward的心理机制。其实我跟他殊途同归,我也推崇且只推崇,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儿。但我的出发点,是《逃避自由》带给我的震撼和不愿余生后悔的警钟,换句话说,是avoiding negative results。我觉得这个对比推论可以上升到整体文化差异,或者也可以不,可能只是个人层面上的extraversion和neuroticism倾向不同。

总而言之,由文化差异引出、心理学推导的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可以说是非常有趣。我是一个被困于自身围城的人,但我一直在努力打破它,读书是很好的方式,与观点不同的人聊天也是很好的途径,文化差异是很有趣的事儿,保持好奇与想象力,与世界交手也与世界共情,这将会是我一直坚持的道路。



评论
热度(49)
  1.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逢空 / Powered by LOFTER